人格障碍测试

PDQ4人格障碍因子

偏执型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

分裂样

特征是一贯情感退缩、社会退缩和其他接触上的退缩;喜好幻想、独自活动、内省性沉默寡言;很少表达感受和体验愉快。分裂样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和医学心理咨询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人格障碍。

分裂型

分裂型人格障碍(简称SPD),是一种复杂而持久的人格障碍类型,常表现为观念、外貌和行为上的奇特,伴有明显的人际关系缺陷及情感冷淡。此障碍并非精神分裂症,但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后者。

表演型

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戏剧化或癔症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夸张情绪表达和行为吸引注意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患者常情绪多变、自我中心,寻求关注,表现戏剧化,可能因遗传、环境、家庭因素等所致。

自恋型

指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中的一种,其核心特征是自我夸大、认为自己有特权、强烈渴望他人关注以及对他人缺乏同情心,这通常会导致生活的许多领域的功能受损,例如工作、学校和人际关系。

边缘型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是一种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以及行为的不稳定为特征的心理疾病。疾病发病原因复杂,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病理生理、神经生化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

反社会型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这种人感情冷淡,对人缺乏同情,漠不关心,缺乏正常的人间爱;易激惹,常发生冲动性行为;即使给别人造成痛苦,也很少感内疚,缺乏罪恶感。

回避型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为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害羞、孤独、害怕见陌生人、害怕陌生环境等。

依赖型

依赖型人格是心理学领域的人格特质,表现为个体在情感、决策和行为上过度依赖他人,常伴随对分离的强烈恐惧与非理性归属需求。其核心特征包括自主意识薄弱、决策困难、过度迎合他人及安全感缺失。

强迫型

强迫性人格 (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是一种人格障碍的一种,是人格在发展的过程中畸形与偏离状态,表现出固定持久的适应不良行为,一般是从童年、少年开始,保持终身的一种偏离常态的人格。

被动攻击型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passive-agg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也叫被动攻击型人格或简称被动攻击,是人格障碍类型之一。

抑郁型

抑郁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自我否定倾向与过度悲观的认知模式。患者认为自我满足是有罪的和不恰当的,下意识地认为承受痛苦是一种美德,这些悲观的看法会损害进取心,这种人格特质一般不会引起社会功能的损害。

PDQ4人格障碍应用

个体评估

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等场景中,可帮助个体了解自身人格特征,增强自我认知。个体通过回答问卷,能对自己在人格功能、人际关系、情绪表达等方面的表现有更清晰认识,有助于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人格障碍测试
人格障碍测试

研究分析

是人格障碍研究领域常用工具。研究者可利用它识别研究参与者的人格障碍特质,收集大量数据,以分析不同人群中人格障碍的流行率、分布情况、成因以及治疗方法等,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社会调查

在社会调查中,可用于了解某一特定人群中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和特点。例如,对特定职业群体、特定年龄阶段人群或特定地区人群进行调查,有助于掌握人格障碍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规律,为制定相应的社会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人格障碍测试

PDQ-4+(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4+),即“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加强版”,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专家Steven E. Hyler, M.D.依据DSM-IV(即《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编制的人格障碍筛查工具。

包含12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偏执型、分裂样、分裂型、表演型、自恋型、边缘型、反社会型、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被动攻击型、抑郁型。

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难题,位于人的个性核心,并影响其行为模式和对他人的待人方式。患者的行为方式通常与正常人有显著偏离,并深陷在病态行为中。这种疼痛的状态对适应环境和人际关系产生明显的挑战,经常导致病者和他们周围的人感到痛苦。人格障碍的类型包括偏执型、分裂型、反社会型、情绪不稳定型、表演型和强迫型等。病因十分复杂,一般被认为与遗传因素、精神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及文化因素有密切关系。

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依赖于具体的分型。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对人际关系的执着占有和担忧、可疑或偏执、过度的情绪波动、反社会行为、冲动性和对注意力的过度追求等。